2025年1月7日下午,蓝田学园2024级入党积极分子拔尖训练营理论研讨工作坊第一期活动在白沙综合楼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坤主讲,求是学院党委副书记、蓝田学园主任包松,蓝田学园分团委副书记林梓祺以及拔尖训练营营员参与本次活动。
工作坊伊始,赵坤对工作坊主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从人的精神、物质、文化等存在形式,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更是行动指南。他启示同学们在立足现实的情况下,应看到学习理论思想知识对于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
这次的活动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赵坤以第一个问题“你的马克思主义初印象是什么”将同学们的思绪拉回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场景。刚开始面对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大部分的同学都陷入了沉思。但通过曾经读过的《共产党宣言》片段,或者是高中政治课的理论分析,大家逐渐开始讨论起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朦胧感知。不少同学提到马克思主义留给他们的最初印象在于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书籍,同样也有一部分同学能够讲出马克思主义包括哪几个部分,但大家都表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仍需进一步深入学习。在这一环节,赵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预见和宗教的预言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引导同学们去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第二个提问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这一环节,同学们充分发散思维,大胆发问,提出“如何构想一个没有阶级矛盾的社会”“人类想象力缺失之后是否会消除阶级”“马克思主义是否会成为历史上众多主义的终点”等问题,引发了全场性的讨论。这一环节最后,赵坤从理论和现实的联系、人的想象力与社会性等角度进行了补充,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旨在构建的社会形态,进一步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价值。
在工作坊活动过程中,包松老师分享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她通过自己教学生涯中的案例,帮助引导同学们发散性地去思考工人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作用。
工作坊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不少同学主动发表自己的感想,认为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实实践,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学生活。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力量。它能帮助正处于高中到大学转型期的大一新生,更加明确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这次的工作坊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交流思想的平台。马克思主义是先人的真知,跨越时空,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求是学子们不断追求真理、探索人生价值和道路。
蓝田学园党员素质发展中心
文字丨付洛
摄影丨罗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