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全球浙大校友行:立求是之根基,传创新之灵魂——专访钟剑校友

发布者:詹晨希发布时间:2023-10-09浏览次数:60

82日下午,“全球浙大校友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安徽分队来到了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访谈浙江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10届校友、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钟剑。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对此次实践团队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魏婷、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副教授扈惠敏、本科生辅导员史灿与钟剑校友一起,同实践团师生就双方学院的基本情况、特色学生活动、本科生党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史灿老师还通过视频向实践团队分享了土木与水利学院第五党支部创建全国样板党支部的经验与成果。

交流过后,钟剑校友带领实践团参观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一览斛兵塘在夕阳下的宁静和谐,感受历史沉淀后漫延在校园里的余温。在新建的合工大校史馆咖啡馆里,钟剑校友与实践团分享了自己求学及工作的经历,从浙大启程,再到同济深造,最后在合工大任教,他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科研初心,用“求是创新”的精神攻克了专业领域的一个个难题。

 

采访实录

Q1:请问您在浙江大学求学时对于竺老两问的回答是什么呢?以及之后的科研中有没有一个改变的过程?

A1:我认为对竺老两问的回答需要结合校训“求是创新”来回答,来浙大是要做“求是创新”的事,成为“求是创新”的人。求是为根本,创新是灵魂,我们要做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人。而在大学期间,可能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会更加的笼统,比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在科研过程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则会更加细化,也就是在科研中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Q2:了解到您在校期间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宣传部门的经历,请问这段经历对您之后的大学生活以及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吗?

A2:我认为这个问题也可以从我们的校训“求是创新”来回答。首先宣传工作的根基也就是“求是”,如果连新闻都不求是,也便失去了其真实性与有效性;宣传工作也必须要创新,如若不创新,也就会使其宣传能力大大降低。这段经历更让我对“求是创新”这一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作为我的一个爱好,使得我的大学生活更有广度,更有底气去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性。

 

Q3:我们了解到您在大学本科期间参加过浙江大学建工学院赴云南会泽支教、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这一暑期社会实践,且调研论文也获得了浙江大学2008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论文一等奖,请问您这段社会实践的经历有什么难忘的瞬间或者值得分享的成功吗?

A3: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三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而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国家基础教育的一个普及,以及当地孩子对知识的质朴的渴望;第二点就是当地人对浙大的认可,以及我们出去社会实践时对我们的支持;第三点就是拓展了我的眼界,丰富人生厚度,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

 

Q4:您目前在合肥工业大学任教,合肥工业大学的校训为厚德、笃学、崇实、尚新,同济大学的校训为同舟共济;浙江大学的校训为求是创新,这其中有共同点,有不同点,您认为这几所学校校训对您的影响或者说在不同阶段您的不同重心分别是什么呢?

A4:这几所大学的校训不外乎都在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浙大的“求是创新”在本科阶段让我明白了本科阶段需要“仰望星空”,需要努力拓展自己的广度;而同济的校训则让我明白做事时需要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在硕士阶段磨砺自己的韧性;合工大的校训与浙大相近,也强调了崇实、尚新。

 

Q5:能不能给有意走科研路线,跟随您的脚步的学弟学妹们提一些高屋建瓴的建议呢?包括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大学生活中学生工作与科研的平衡等等。

A5:第一是一定要对科研抱有极大的兴趣,这是支持你可以走下去的最大的源泉动力。第二是要有家国情怀,做到“心怀国志大者”,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第三则是做到浙大校训“求是创新”,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努力在细化领域上积极创新。

 

与钟剑校友的访谈让实践团队对“求是创新”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与全面的理解,对以后的大学生活也有了更好的规划。他的话语中也处处体现了他不仅在在校期间铭记浙大精神,更将“求是创新”这一校训融入了自己的科研与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回答了竺老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