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安峰教授与同学们相约在蓝一202悦空间,围绕“土木专业新天坑?NO!”这一主题以沙龙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土木专业的行业现状和就业前景,帮助同学们厘清专业选择的困惑。
首先,胡老师从最近互联网上火热讨论的话题展开本日的分享:“土木人,土木魂,土木都是人上人,刚毕业的你还能坚持多久?”“土木工程已成‘新天坑’:‘热’过了之后回归理性。”面对同学们的疑问:土木是否是新的“天坑”专业?胡老师坚定给出了答案:No!
接下来,胡老师详细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如果你的观念还停留在土木就是‘盖房子’,那就落后了。”如今的土木更多是“新基建”的概念,涉及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多个领域——在这些领域里,土木专业的可能性正在爆发。例如,浮式风力发电机怎么能在海上大风大浪之下保持稳定?人工材料怎么代替钢筋混凝土更好地实现抗腐蚀功能?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打印一幢房屋?……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非常精彩,同学们应该先迈出一步,以勇敢开放的心态做时代的弄潮儿。
随后,胡老师介绍了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背景与目标。浙大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国家首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学科力量雄厚,高端人才汇聚。校友中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行业领军人物,正在为同学们探索行业前端,激励同学们砥砺前行。
沙龙活动的最后,胡老师亲切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有同学提出:从事土木专业是不是必须要吃苦?土木专业毕业以后工作强度大吗?胡老师回答道:“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苦,想要做到行业顶端吃苦是必须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培养人才方式,虽然会去工地,虽然前几年会比较辛苦,但是这都是职业生涯的经验积累。中国土木行业的用人需求已经回归理性,行业高端人才缺口巨大,同学们要学会坚持,为未来工作积累过硬的学科素质,夯实基础。另有同学好奇土木专业的保研率,胡老师细致解答了保研率的情况,鼓励同学们勇争上游,积极参加土卓班的选拔和各项科研计划,关心教授们的研究方向,多多跟着学长学姐进项目组学习领会,更早探索自己未来职业生涯感兴趣的方向。
本次活动有30余名同学参加,互动的氛围轻松愉快,在一阵阵笑声中沙龙活动圆满结束。很多同学表示在本次沙龙收获颇丰。陈同学说,原本对土木工程专业举棋不定的他对专业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认识,对专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更加坚定了他报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决心。“原来并不知道土木专业的应用这么广泛,听了胡教授介绍后我感觉到土木是一门传统与创新融会贯通的专业,打开了自己的视角,对未来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图文:王轶
审核: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