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浙江大学建校125周年之际,求是学院推出“求是精神与我”系列主题沙龙,邀请师长与一年级学生们面对面,深入研讨求是精神在国家繁荣、学校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维度的现实价值和青年行动,启迪学生求是思想,引领青年培根铸魂。
5月23日中午十二点,“求是精神与我”圆桌沙龙在蓝田一舍悦空间举行。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顾臻教授、求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蓝田学园主任包松和12位2021级药学学生开展主题交流。蓝田学园辅导员黄子瑶主持此次活动。
会议伊始,主持人从“求是”校训的起源出发,介绍本次主题沙龙的背景。各位学生代表分别总结了自己在求是学院学习生活的心路历程,在他们看来,药学领域的“求是精神”,在于团队之互助、生涯之规划、科研之深耕。身为药学学子,要脚踏实地探究、严谨细致记录、一丝不苟举证、清晰明确推演,用“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求是精神求真理、寻真知。
分享结束后,顾臻院长以“人生选择中的求是精神”为主题,分享他在面临高校选择、职位选择、归国选择时的经历。他强调,要与“马虎”二字作斗争,严谨踏实、精益求精,并鼓励同学们在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上力求出类拔萃。最后,顾院长以“强执行力、高效务实、提高站位、尽己所能”十六个字激励在场的学生笃行致远,勇攀高峰。
包松主任在本次沙龙交流中作总结讲话。她表示,“求是”是一种踏实成事的精神。“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她勉励同学们大胆选择、珍惜经历,坚持求是精神、发扬浙大风采。
分享结束后,学生代表向顾臻院长送上求是学院的主题书籍作为感谢。
求是筑基,创新铸魂。新时代的浙大学子必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继续追寻求是文脉,成为求是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发扬者,为未来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学生感悟:
药学类2101班 团支书 徐凯瑞
大学,是学习和工作的双重锻炼,有压力有崩溃,但脚踏实地去做了,一定有意义,能让我们有底气与能力去面对未来更大的挑战;大学生,讲究的是差异,求是精神那一句“不盲从不附和”也是我们真正成长的方向。顾臻院长用他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求是”二字的内涵,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
药学类2102班 班长 王里仁
求是精神,历经百年传承,每位求是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践行。今天的沙龙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顾院长说的“活在当下,差异发展,放眼未来”。活在当下,是避免焦虑,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差异化发展,是在内卷中积极谋取自身出路。而放眼未来,则是为自己找到前进的动力与方向。每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平台,视野就会更广阔;路上的每一滴汗水,都最终会绽放美丽的花朵。
药学类2103班 组织委员 尹晗
顾院长的讲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人生更多得看成是一种经历。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选择,必须有所取舍;我们也很难预测20年后自己会在哪里,会从事怎样的工作。因此我们更多得要把握当下,不马虎地对待手头事,让自己变得独一无二,去体会、去享受每一份独一无二的经历,全力以赴就会拥有不后悔的人生。
药学类2104班 团支书 林子瑛
今天的沙龙活动中,顾院长结合自身经历解答大家的提问,生动诠释了“求是”的意蕴。由于上周参观药企时,人事总监有强调外语的重要性,我不禁思考作为药学生,我们如何学好英语,掌握这些与医药相关的专业术语。顾院长以自己GRE作文高分的秘诀——“多练多写”解答。的确,生活学习中都没有捷径,只有不断“求是”,脚踏实地,才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