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提升浙大学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把控和改善自身心理状况,蓝田学园有幸请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导;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到我校举办讲座。
2018年5月18日19:00,安中大楼报告厅,蓝田学园博雅论坛系列活动之遇见更好的自己——心理与成长主题讲座正式开始。斑白头发的李玫瑾老师带着和蔼的笑容走上讲台,以一段平易近人的自我介绍开始了讲座。
李老师首先讲了她刚开始工作时遇到的一个问题:青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甚至在严打之后愈演愈烈。这吸引了李老师去接触犯罪心理学,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接着李老师又结合她过去接触到的一些印象深刻的案件,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犯罪心理学在实际案件中的作用。惊心动魄、扑朔迷离的案件和李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同学们深深沉浸在了李老师的故事中,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惊呼或是笑声。在这过程中,李老师简单介绍了各种犯罪心理学的学说,比如体型、外貌、出生时间、血型与犯罪类型的关系,各种心理异常与一些非常态的犯罪间的联系。新奇有趣的知识让同学们都对犯罪心理学这个全新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李老师从她对“马加爵案”的了解和分析过渡到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
李老师首先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分析了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她认为“在爱情中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恋爱的一站式体验,我们应该把爱视为美好的东西,无论得到或是失去都能坦然接受,最终找到真正对的那个人”。接着,李老师话锋一转,又开始分析起了先天遗传和生活经历对人个性的影响,李老师把人出生时带有的物理躯体比作电脑的硬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比作最基本的初始软件和系统,后期人和外界环境的接触就是人机互动,最后产生了不同的个性,就像是电脑最后显现的性能,因此在人的整个性格塑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就像电脑中最重要的是基本软件。李老师用末代皇帝溥仪为例讲解了从出生开始的养育对一个人的心理、兴趣、能力、性格、认知方式的巨大影响。最后李老师给我们大学生提出了两个建议:找对一件事,找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并为之努力;找对一个人,在一个适合自己的人并好好享受彼此的相处。只要做到了这两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个小时的时光在李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中转瞬即逝,讲座结束时同学们还回味着李老师的那些朴实却饱含人生智慧的道理。就像只有见过黑暗的人才会追逐光明,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李老师才能教会我们怎样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找对一件事,找对一个人。
文:洪韵 图:谢琦蔚/魏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