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院长原创“家书”成为网红文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3-14浏览次数:1389

      许多年以后,我们注定还会时常想起,大学里那些奋斗的日子。学习成绩好、绩点GPA高,无疑是当时非常值得骄傲和庆祝的事。毕业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后,真正值得骄傲的也许不再是当年的学习成绩,而是我们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升。这篇题为《成绩好,就是会学习吗?》的文章,刚刚发布在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公号上。

求是学院公众号上,有个特色栏目叫院长家书。三个月来已经推送了11篇文章,内容涉及财富教育、时间管理、学业提升、有效阅读、阳光运动等,所有原创内容都出自浙江大学求是学院院长邱利民之手。

学能源的邱利民说,求是学院每届有5000多名同学,与每位同学面对面交流,体察他们生活学习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无疑是巨大挑战。因此,《院长家书》设立的初衷,是与孩子们以文字形式用心交流,其实,家书也是写给自己女儿的,作为陪伴她成长的礼物维他命’……我希望长期用心思考的文字,哪怕是一两句话,能对孩子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记者了解到,院长家书系列很受师生追捧,每一篇的阅读量都很高。以下是院长家书的部分精彩文字节选——

91%的大一新生不知如何理财 怎样补上财富教育这一课?

对大一新生来说,财富管理不仅是一大挑战,而且财富教育与大学生的性格、习惯乃至人格养成密切相关。

最近,我们在求是学院20175400余名大一新生中开展了一项抽样调查,随机选取了154人,浙江省内和省外比例为:38%62%。调查发现,目前94%的同学靠家庭供给,3%靠助学贷款,1%靠奖学金。每月消费1000-2000元的,占73%1000元以下的,占15%2000-3000元的占10%94%的同学消费开支比例最大的是饮食。

当被问及:您知道如何理财吗?回答知道的仅占9%;表示不知道和知道一点点,高达91%。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同学还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财富教育。关于财富教育,这里有五条简便易行的方法供参考——

1.学会做好计划。根据大学生特点,建议多与家人(投资人)商量,做好学期计划、月度计划,做到量入为出、略有结余。

2.学会坚持记账。记账看起来简单,但长期坚持下来并不容易。记账软件和APP很多,我推荐使用纸质记账本,如手账之类,一目了然,便于分类总结,并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记账本长期保存下来就是一份珍贵的成长记录,其意义绝不亚于日记和图片集。

3.学会勤俭节约。节约是美德。但究竟什么是节约?不同时代,对节约的认识不完全相同。物质匮乏年代,节衣缩食是一种节约;物质丰裕的和平年代,要该花的一分不省,不该花的一分不花,用在刀刃上,这应该是我们今天评价节约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果真的做到,就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不是剁手族

4.学会防范风险。近年来,大学生涉及低门槛学生贷的案件频繁见诸报端,无力偿还甚至发生悲剧的新闻不绝于耳。深究起来,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大学生而言,不虚荣、不攀比、不浪费、不奢侈,追求简单的生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诱惑才是自身把握的关键。

5.学点投资理财。与欧美发达国家同龄人比,国内大学生整体上投资意识薄弱,归根到底还是缺乏自主精神。学校开设有不少与投资理财相关的课程和各类讲座,国内外有很多视频公开课,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去听听,相信会终身受益。

这个时间管理五步法是院长受益终身的方法论

我非常感激我的父亲,他在我高一的时候教会了我如何做时间管理。

后来,我分别向日本导师Kodama教授、德国导师Thummes教授、美国同事Pfotenhauer教授学习了日本、德国、美国的时间管理方法,也看了不少书,融会贯通,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这是我受益终生的方法论,也是我不断取得进步乃至成功的诀窍之一。

为了方便反复练习和熟练掌握,我把它整理成时间管理的五步法

第一步:罗列任务。如实、毫无保留地列出全部工作和任务,包括短期的、中期的乃至长期的;无论大小,哪怕是只要3-5分钟可以完成的。

第二步:梳理任务。分清工作和任务的主次;把不急迫,不重要的事情,从列表中删除,学会坚决地说

第三步:细化任务。预估完成每项工作或任务需要的大致时间,以一小时、半小时或十五分钟为单位,不断练习,随着经验积累,预估时间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第四步:执行任务。把一天时间以一小时或半小时为单位进行划分;把工作和任务具体排入一天、一周、一个月的时间表中,严格按时间表执行!

第五步:弹性调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吃饭、睡觉、运动、娱乐、交流,甚至发呆,要把这些都规划到时间表中,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便于自己调度。建议使用纸质的时间规划本,因为当我们把自己完成了的任务一项一项从时间表上划掉时,内心会充满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