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砻市镇位于黄洋界西南,距离队员们的驻地茨坪60公里,据黄洋界40公里。队员们一路乘坐班车前往会师广场,起伏不断的山头在公路左右一直蜿蜒而去,四处草莽仿佛在无声地为队员们叙述着当年那一段艰辛困苦的路程。这是当年秋收起义,南昌起义以及湘南农军的最后一段路程,虽然充满荆棘险阻,但始终存在希望。
很快,队员们到达了本次活动的中心景点——“会师广场”。1928年4月24日,朱毛就在这里,率领革命最后的有生力量,胜利会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年,毛泽东35岁,朱德42岁,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和目标,群雄聚首龙江畔,联袂雄踞井冈山。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革命从此举起了新的旗帜,开始从谷底一步步昂头向上。整修后的广场由石板铺成,干净肃穆,并无其他点缀。会师广场上安静矗立着朱毛两位同志会师激动握手的塑像。整个广场大气,沉稳,一种浑厚的历史积淀在那一刻注入队员们的胸口,所有人都为雕塑而震撼,那一股本不意流露而出的胜利的喜悦之情,顿时涤荡着所有人的心怀。
图为会师广场
会师广场大气,肃穆。它并没有诉说太多当年的故事,队员们重新整理步伐,来到旁边安静矗立的井冈山会师纪念堂。在这里,它还原了一个最为真实而又震撼的会师场景。
纪念堂和龙江书院连成一体,由序室,坚实的基础,引兵井冈山,千里苦转战,井冈大会师,会师后的发展六个展厅组成。从红军的创建历史,到新城战斗,七溪领战斗,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使队员们对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图为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粟裕同志在《激流归大海》一文中写道:“井冈山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对当时坚持井冈山区的革命,而且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及其生源的影响。” 看到这里,队员们不禁感叹:这场胜利,来之不易,这个决定,充满智慧,这次会师,注定永恒。
到这里,本次云峰学园赴南昌吉安井冈山实践活动也终于走向了结尾,这一段历程说不上精彩,却极为充实感动,说不上艰辛,却一路庄严肃穆。这一段历程由红色铸就,也将由红色传承,由革命领导,也将由革命发扬。队员们作为新一代中国的青年团体,有义务与责任去将这一段历程重新回忆与理解。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去将红色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