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山,那人,那世界
若没有到过山尖,怎能知道作家笔下的感慨所言非虚;
若没有静心感受,怎会体会乡野村落的生活简单淳朴;
若没有抛却浮华,怎能坚持数年一日的脚步深深浅浅;
若没有真心以对,真情相系,又怎能义无反顾,留取山乡一轮明月相伴青春。
那人,一直在这里,因为这里,有他的山和世界。
一身简单的T恤衫,一顶草帽,一本蓝色文件夹,这就是我挂职的新宅镇政府组织部的
这天中午一过,他就叫上我和另一个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一起下村去检查公路。一路上,面包车在大山深处的蜿蜒盘山公路上行驶着,
随着海拔的升高,我的视线渐渐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虽然听说过无数次大山深处的仙境般美丽,虽然看到过太多充斥电视荧屏、报刊杂志、网络相册的美图,虽然在脑海中想象过自然给予的馈赠,但真正看到的时候,还是无法抑制被这个苍绿无边的山林,这个奇妙绝伦的世界所深深震撼。它是立体的,它是惊艳的,最重要的,它是活生生的让你置身其中,与你共同呼吸着的存在,远非平面刻板的图片画面所可媲美。
车开过一个山头,慢慢停了下来。前方不远处的一侧路肩发生了塌方,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他招呼我向下一个路段出发。回到车上,我看到汗珠密密麻麻布满他的额头。出于好奇,我问他关于这项工作的事,他摸一把汗,回头笑着说:“公路检修的事本来政府里安排了三个人,但是47个村,村村都有事,哪管得过来,所以基本由我一个人来做。每几天就一个人开着车来转一圈,看看情况。”
山路十八弯,这一路下来近四五个小时的行程,这曲曲折折、盘盘缠绕的山路,又岂止是十八弯所可以一笔带过的?
是的,这项工作并不那么有难度,没有什么高技术含量。但是,试想一个人要忍住寂寞和孤独,过几天就开车绕新宅47个村的深山察看,一直执着做好这件事,数年如一日毫无怨言,默默坚守山乡林间,与青草竹林为伴,与明月清风相随,它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他用悠悠岁月软化了乡民的眼眸,用几载年华证明了对新宅的情谊。
那山,青葱浩渺;那人,无怨无悔;那世界,云淡风轻。
文/李戈辉
(二)
礼貌与真心架起官民互动桥梁——记初次下乡
在新宅乡政府挂职锻炼的第一天,我便有幸遇到了下乡的机会。
新宅距武义县城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不是很发达,但比起更加位居深山的西联乡,条件还是会稍好一些。由于地形等原因,新宅乡里的各村庄都以农业为主,辅以少量的家庭手工业,基本上日常生活水平富足但不富余。
我挂职锻炼的部门是国土所,日常主要处理村民的土地利用事宜。像这次下乡,就是遇到了村民占用耕地违章搭建的问题,需要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与沟通。午饭刚刚结束,我就接到了国土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电话,问我想不想一起下乡去看看他们的日常工作。这么难得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简单收拾一下,我们便出发了。
乡政府距离我们要去的村庄大概十分钟车程,走的是弯弯曲曲的山路,沿途有许多罩着黑布的棚子,同行的工作人员方姐姐告诉我那是用来养殖香菇的,正午时分太阳光太猛烈,用黑布隔一下,有利于香菇的生长。车在修得平平整整的乡间小路上奔驰,两边是迅速向后退去的碧绿农田,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和远处青青的山相衬,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很快,我们便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违章搭建的村民家中。国土所所长与工作人员先是顶着炎炎烈日到违章建筑的地点进行了拍摄,而后便去到了该户村民的家里,告知相关情况。当地人大多讲的是武义方言,和普通话相差甚远,让我产生了一种同是中国人却无法交流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好在所长和工作人员在与村民沟通协调之后亲切地又给我“翻译”了一遍。原来,这户村民占用耕地建造了一个小房子,说是用来养殖香菇,但经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调查分析,这座小房子的实际用途应该是制作毛竹夹的小作坊,这就违背了耕地合理利用原则。在交谈协调的过程中,虽然因语言障碍无法得知谈话细节,但整个对话过程的氛围都是十分融洽的,村民偶尔有些抱怨的语气,工作人员也都一一耐心回复,不懈地劝导他们。
因为乡政府工作人员的高效率和村民的积极配合,整个下乡过程并不长。但是这户村民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不愿将违章搭建的小房子拆除,但这家的男主人也表示今天下午会到乡政府来进行进一步的商谈。我相信,通过官民双方的积极配合与亲密交流,这个小问题一定很快就能顺利解决。
文/殷曼
(三)
一只篮球
来到武义新宅镇,政府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来到这里我们的住宿和饮食都被安排好了,对于正准备尝试艰苦生活的我们无疑是一种惊喜。第二天我们就很快进入了工作之中。在这里帮助政府办公挂职,不仅锻炼了自己,了解了政府的工作职能和农村情况,也帮助了政府,减轻了当地政府的一些负担。
在新宅这个充满乡土人情的镇上,这里人民通过养殖业、农业等生产方式来获取收入,工业比较少,所以民风纯朴,勤劳。这里的政府和这里的人民一样辛勤,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百姓干实事,解难事。从一件我亲身经历的小事中可以看出这里的政府是好政府。
工作完了一天,吃完饭想去打球,看到政府大楼旁有个篮球场,可惜自己没有球。于是我跑到政府大楼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借个球。这里有个非常热心的守门人华叔,看到我进来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明了来意。他很热心地在办公室里找了找结果没找到。我以为不可能接到球了,可是这时候华叔突然说他记得司法部的小陈有个篮球,只是现在已经下班,不知道还在不在,他拿起了手机问一下,可是没有小陈的号码。我怕太麻烦华叔,赶忙说自己不用球了。华叔看到我失落的样子坚持要帮我借到球,他问问周围的一个阿姨,要来了小陈的号码。当我看到华叔如此热心地帮我打电话联系时,我内心涌起一阵暖流。华叔接通了电话,小陈刚好还在办公室。在我担心会不会借给我球时,华叔告诉我去而二楼靠左的办公室,我赶忙跑了上去,发现一只球静静地躺在门口,门还是掩着的,显然是小陈刚刚放在门口的。看到这一场景,我突然想起了,国内有些政府不让人进,而美国一些国家的政府可以随便进出甚至厕所也成了公共厕所,而在这座政府里,我看到了这里人民公仆为民服务的心,因为一个青年人想要打球,从华叔到问号码的阿姨再到小陈,他们都帮助者我借球,这些人的热心让我实现了打球这个小小的愿望。
这件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却体现了一个政府里的作风: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文/黎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