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名人纪念馆·于谦祠,位于杭州市风景秀丽的三台山麓,西湖乌龟潭畔。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篆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庭院里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是一处清幽之所。
这一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受到了于谦祠方面的大力支持。在于谦祠许书记的协助下,在一个会议厅中,于谦祠的许多工作研究人员与实践团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还有幸请到了杭州名人纪念馆的馆长。
交流伊始,馆长为同学们简洁而又细致的介绍了于谦祠的一些情况。随后,馆长又为同学们详细的介绍起于谦的生平事迹。从出生,入仕,到人生转折,建立丰功伟绩,直到最后的被冤杀,完整而系统的讲述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谦的认识。主线紧紧围绕着“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通过馆长的介绍,同学们从于谦的事迹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同时也对于谦两袖清风的廉洁正气深感敬佩,明白了于谦祠能作为“国家廉政教育基地”的原因。
在听过馆长的讲述之后,同学们便开始与在场的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十分巧合的是,在场的4位研究人员都曾于浙江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专业分别是文献古籍专业、历史学专业和博物馆学专业。同为人文大类的浙大学子,同学们与学长学姐们的共同话题十分的多。首先,学长学姐们轮流讲述了自己在于谦祠工作这一段时间来的一些个人感悟,给同学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一些参考,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随后,同学们就大学学习以及毕业工作的许多有疑惑的地方向学长学姐请教。双方交流十分热烈亲切,在交流中,实践团的同学们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不曾接触过的知识,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未来职业方向有了更明确而清晰的想法。
最后,暑期实践第一天的活动在同学们和馆长,研究人员等的集体合影中结束了。在这样亲切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了解了于谦的生平事迹,学习了于谦赤诚的爱国之情与两袖清风的廉洁风骨,还在学业工作方面得到了指导与建议。相信这次的交流会给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让爱国情、廉洁风在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