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一篇文章,心里很是触动。
《艺术人生》有一次访谈,朱军问一直单身的演员王志文:40了怎么还不结婚?王志文说:没遇到合适的,朱军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女孩?王志文想了想,很认真地说:就想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
这还不容易?朱军笑。
不容易。王志文说。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了,你叫她,她就会说:几点了?多困啊,明天再说吧。你立刻就没有兴趣了。有些话,有些时候,对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说了。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能跟她说的人,不容易。
其实,在大学里也是如此,遇到的人多,想说的话也很多,无所顾忌,可能今天会跟这个朋友无所不谈,明天和另外一个人聊得忘记时间,即使是自己编造的故事,两个人也能谈得津津有味。可是转念一想,大多数人只会是你生命中匆匆的过客,最终流于记忆中,多少人会陪你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多少人会在你走出大学之后依旧念念不舍,依依相惜。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很喜欢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对他的儿子说的这样一段话,大学是最后一处平原之地,何不在这样的年华里好好珍惜难得的友谊呢,寻找一个随时随地都愿意陪你聊天的人呢?
我总觉得,人这辈子能结识几位与你同甘共苦的兄弟,几位能与你无话不说的闺蜜,还有愿与你走完一生的另一半,一起看日出,一起享日落,是多么美妙的生活。我想我可以为此什么都不要。多年以后,你尚年少,我未老。
人生得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文/时鹏)
工信1108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