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红色旧址,下乡寻访——记云峰学园社会实践瑞金站之最后一站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7-17浏览次数:104

2011713日,浙大云峰学园赴江西赣州实践团迎来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回顾过去的几天奔走寻访、社会调研,我们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赣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状况,而且通过寻访红色景点,让自己在精神和灵魂上又经历了一次洗礼。而今天,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将走向乡间,去寻访那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乡村红色纪念遗址——叶坪革命旧址群、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永远怀念革老前辈寻访叶坪革命旧址

叶坪革命旧址群位于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距城区5公里,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旧址群之一,拥有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这里既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又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毛主席”的称呼就是从这里喊响的。

 

在叶坪革命旧址群众多的建筑中,最高的就是红军革命纪念塔,纪念塔是为了纪念战争时期为中华民族英勇奋战的红军烈士,仰望塔顶,无人不心潮汹涌,感慨怀念之情如潮水般在心中涌动。而红军检阅台则为我们再现了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神气威武的红军军队列队经过广场时的雄伟和壮阔的场景。最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是博生堡和公略亭,两座建筑分别是为了纪念赵博生烈士和黄公略烈士而建,两位烈士都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未来而牺牲,值得我们永远的怀念和瞻仰。不仅如此,在实景演出中作为代表参加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同志为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又让我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再次品味这段历史。

 

革命前辈朱德说过,“世界工农群众永远记着这是革命先烈血的遗迹”,的确如此,每一代中国人民都不会忘记今天的生活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铺成。走完叶坪革命旧址,已临近傍晚,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再也不能掩盖心中如潮水一样的澎湃汹涌的感激之情,坐在回程的公交车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重登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不同于第一小分队,第二分队的队员乘坐公交车来到了长征第一山云石山。刚下车,原本炎热的天气却下起了小雨。来到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杨尚昆先生题的五个大字——长征第一山。紧接着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云石古寺,这里曾经是长征前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不大但确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门前裂痕累累的古钟似乎也在诉说着那段年代久远的岁月。离开了云山古寺,继续往山顶爬,我们遇到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社会实践团,大家便围坐在一起轻松的交流后,我们先后参观了云海波堡,云山五峰,云山卧虎。在快到山脚下时,我们发现了当年的防空洞,狭小的防空洞隐秘性之强,入口之小,洞内之崎岖让我们深感当时红军前辈们的不易。

 

   游完了袖珍型的云石山后,意犹未尽的我们为更贴切的了解云石山,特地重游了这座长征第一山。这次我们游得更细,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后面有颗葱郁的古树旁,找到了一开始被我们遗漏的毛主席读书阅报处。它并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摆放了两个凳子,可见当年条件之艰苦。

 

   下山后我们在当地农村及市区街头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到了瑞金的文化、经济和教育现状,为赣南地区的调研报告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我们的实践已临近尾声,回顾这几天的实践和调研,我们走遍了赣南主要的红色革命点,对赣南地区的民风民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短短一周的实践,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仅只是赣南地区红色革命的缩影,更是我们对于那个红色革命年代的体验和思考。

 

 

 红军烈士纪念塔

 

 

三校会师

 

 

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浙江大学云峰学园赴江西赣州实践团

201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