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面对 相信未来――求是书会梁敬明教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导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5-23浏览次数:987

2011520日下午,由本科生院学工处主办,求是学院蓝田学园承办的求是书会在西1-315教室顺利举行。此次求是书会携手人文学院著名历史系教授梁敬明老师,为同学们解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再次重温党史,体悟党情。

梁教授首先面带笑容地对到场的同学们说,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同学们仍要真正放下心来读书。他本人很高兴来参加本次书会,也很高兴在中共建立90周年之际,有这么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跟同学们一起研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他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是有困惑的。现在过了几十年,中共、乃至所有普通公民,我们都要从容地来面对这段历史,为了今后的道路、我们的未来,提供一个启迪和借鉴。

梁教授介绍说,《党史》(二卷)的成书历史非常艰难,从1994年起稿至今出版已过去了16个年头,这本书能让我们了解中国共党成立90周年来的历史,理解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性。他说,当今国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对以往的历史认识不够,尤其对建国后几十年的历史是模糊的。那段历史很近,但又离我们很遥远。而这些历史如何发展有其内在逻辑,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另外,这部书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认识形势、正确地确定任务,并及时抓住机遇。

接着,梁教授大致介绍了《党史》(二卷)的主要内容。它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0-1956.9)、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9-1966.5)、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66.5-1976.10)、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10-1978.12)这四大部分。他还为同学们指出了本书中的几大看点,如书中详细阐述了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奋斗是这段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重大历史事件做了比较准确的记述、精确的分析和公正的批评,等等。此外,梁教授还就当代中国前29年历史的成就、警示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梁教授借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的一句话结束了一个半小时的书会讲座:“一段历史是会完结的,但对一段历史的认识却会不断深化。党史的研究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党史二卷中的表述,是我们今天对这些历史的认知与评价。我们随同社会前进,当回过头来再看这段历史的时候,还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还会收到新的启迪。”

本次书会上,梁敬明教授声音洪亮,演说地十分投入。同学们也兴致高涨,对党史内容如饥似渴地学习。本次求是书会,让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史》(第二卷)的大致内容,激起了同学们学习党史的兴趣,增加了同学们对党的拥护和对国家的热爱。

 

文:赵奇聪/图:周佳惠

“蔚蓝星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