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7点,工科节系列活动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讲座在东一A109顺利举行。主讲人赵丹丹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舞蹈的起源、发展以及与古典舞、国外民间舞的异同。


赵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舞蹈的分类。中国的舞蹈分为古典舞和民间舞,而本次讲座,赵老师主要讲民间舞。之后,赵老师介绍了民间舞的起源——图腾、宗教和自然崇拜。之后,赵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民间舞的发展。据资料,在唐代,民间舞的舞蹈形式大约有600种。到了宋元时期,民间舞对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时候,中国舞蹈逐渐淡出宫廷舞台,转到民间的勾栏瓦肆之中。


随后,赵老师有向大家介绍了汉、羌、藏、回、蒙、壮、维以及朝鲜族等民族舞蹈的独特之处,并且将他们和国外类似的舞蹈比较。赵老师还不时现场演示起舞蹈,引得在场的同学一片掌声。
最后,赵老师为大家播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精选《大地之舞》,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到民间舞的魅力。在赵老师的解说下,原本就让人着迷的民间舞显得更有魅力。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讲座落下了帷幕。
本次讲座是蓝田学生会为了丰富工科生精神生活,突出工科生多样化而与文化中国合办,属于工科节系列活动之一。它展示了工科生多样的课余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证明着浙大工科人不拘一格、多元多样的特质。
文/蔡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