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已过,清明又至。2011年3月26日早上,求是学院丹青学园分团委骨干以及丹青09第八党支部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万松书院于子三革命烈士墓前,悼念我们伟大的学长。这是一次实地体验式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我们借扫墓之机回顾历史、重温历史,深刻体悟“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青年学子为了救亡图存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
于子三,原名于泽西,山东牟平县初家镇前七夼村人。1944年10月去贵州,考入流亡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受浙大“求是”学风熏陶和革命思想启迪,毅然投身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任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1947年10月26日,在杭州大同旅馆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敌人用尽酷刑,要他供认是共产党员和党的秘密组织,特别是要他供出恢复工作不久的全国学联情况,他宁死不从。10月29日,在“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中,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上仓桥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监狱,时年23岁。
伟大的于子三同志躺在郁郁葱葱的松柏之间。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象征了他的坚贞不屈。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为了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把对党、人民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面对这样的学长,我们肃然起敬。
丹青学园分团委挂职学生副书记兼丹青09第八党支部副书记刘欢同志发表讲话。他表示我们肩负着党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要向前辈学习大无畏的精神。爱国主义不是一个口号,我们要把它转化为实际行动,最基本的就是把自己照顾好,不拖累国家人民。作为浙大学子,我们要有正确的定位,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爱党爱国、知校荣校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乃至整个国家负责。
随后,我们在于子三烈士墓前献上鲜花,默哀三分钟,以表敬意;同时庄严宣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践行求是精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让共青团的旗帜引领我们前进,让党的阳光哺育我们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通过这次扫墓活动,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肩负着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需要进一步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本职工作,将来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贡献一份力量。就让先辈们奋斗的足迹在我们年青一代中不断延伸!
丹青学园分团委
2011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