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我的大一生涯也过了大半。
度过了至今感慨颇深的高三,游过了一直以为游不到头的题海,经历了恍如昨日的高考,走进了浙大。
曾经对浙大有无比的向往,“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刚进浙大,一切都是新鲜的。高耸入云的行政楼,标新立异的月牙楼……美丽的浙大在刚见面时就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想到我将在这度过我的大学生活,内心深处便涌出无比向往的情感。曾听人说过,一个大学里没有水就没有灵气。妖娆的启真湖蜿蜒于紫金港中,与清风相随,与蓝天作伴。启真湖就这么流淌着,带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尤其是夜晚,在路灯的余晖和夜色交织下愈发得美丽,神秘。愿这湖水给浙大持续注入经久不衰的灵气!
浙大的夜色同样美丽。华灯初上时刻,学长们骑着“坐骑”三三两两行进着,或调侃或谈论;情侣相互依偎着,诉说着悄悄话;也有独自一人背着书包行走的,他在思考么?路灯在他身后撒下长长的影子。
很喜欢晚自习结束的铃声《梁祝》,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荡涤。每次一个人自修到响铃,踩着铃声踩着夜色,总是觉得生活充实亦美好。想起来刚进浙大时姑且称之为堕落的时期,每天晚上下课后便早早回到寝室,听听歌,上上网,生活好不惬意。但是惬意的生活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代价直接的体现就是,我上学期的GPA远远低于我的期望。然后,突然就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有人说过,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在这样的殿堂里,我应该如饥似渴得攫取精神食粮,而不是将大好的青春荒废在寝室。刚来浙大时,时常惊诧于那些早起摸黑占座自修的学长,觉得他们何必这样,比高三还累。现在发现了,大学就应该这么过活,才能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前几天,有人问我,你上大学都学到了什么呀。这么简单的问题,我竟然愣了好久。对啊,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呢?又或者说,大学生活给我带来了什么?检索着我这半年的回忆,忽然有了很多收获。
在辩论队里,我学会了与人交流辩论的技巧,我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在课堂上,我感受到了高等数学的魅力,人文艺术的滋润。在志愿者活动中,我找到了我的价值,我明白我已不再是那个在象牙塔中需要别人保护的我。我要尝试着进入社会,学着去适应,去生活。
我最喜欢的作家说过,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我会向浙大的先辈们看齐,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为最遥远的梦想而奋斗!
(文/李圣昱)
工信1005团支部
2011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