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件时,主持人王晓倩同志先简单概要地介绍文件,大家认真聆听。然后,王晓倩同志让大家对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的8点意见自由发表看法。
徐清宇同志就道德方面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目前日本大地震,核电站泄露,有些国人却拍手称快,应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同志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这牵连到民族情感和人道主义的问题,有人说部分人的这种想法可以理解,毕竟有那么一段惨痛的历史,但不表示支持。也有同学说,应把日本大众与日本侵略者分开对待,发表这些看法的人需要理性……
大家还讨论了“两会代表能否代表我们?”“是否应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等热点问题。 由于支部成员有不少来自农村,“是否应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热点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有同学说现在农村就业环境很不错,如果考不上高中(考虑到农村有大量孩子考不上高中),能在当地找份好工作,也是条不错的出路,并且做得好的话,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同样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孙静泽同志提出这种观点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弊端:只会理论而不会实际操作。她说,她们那里有人花重金聘请会开挖土机的技术工人,其月工资近万,可就是找不着相关的技术人员,而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完全没有优势。这样一来,对农村孩子而言,与其读了大学在大城市里找不着工作,即使是找着了工作也为房子发愁,还不如扎扎实实学门技术,好给家人带来不错的生活。
马佳勇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我们不能只以金钱,只以物质来衡量一个人,农村孩子也应该上大学,因为只有上大学才能有机会获得精神上的充实和更高层次的教育。有些人只能使自己的小家丰衣足食,有些人则除了照顾家之外还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而显然,不上过大学的人是很难成为后一种人的。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说,他每次回家都试着去说服父亲,因为父亲认为以后找工作时,读大学还不如学技术有优势。他说,虽然他嘴上与父亲有不同意见,但具体找工作时还是会顾及经济因素,先顾小家,然后再为国家做贡献。短短一席话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为梦想为奋斗的勇士。
本次会议上,大家不仅学习了最新的理论知识,还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对当下时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大家还发现:原来值得敬佩的同志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