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杭州市雷锋纪念馆位于杭州市天目山路文晖街道莲花社区,创立于2007年。雷锋纪念馆是中国青少年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窗口。雷锋精神鼓舞着中国乃至世界几代人,雷锋纪念馆为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而建。一个普通的士兵,能以自己崇高的精神、平凡的事迹载入史册并给历史以永恒的影响,因为雷锋是他们中的楷模和代表。
3月20日,我们蓝田学园第六党支部组织参观了“雷锋纪念馆”。
中午12点30分,我们准时从蓝田学园大门出发,骑车前往“雷锋纪念馆”。一同前往的共有10人,其中正式党员4人,预备党员6人,由支部副书记余泽鹏带队。
雷锋纪念馆离紫金港不远,1点左右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纪念馆很大,分为两层,主要展厅在二层,展品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墨宝、历史照片等40余种共4000余件。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雷锋同志生前用过的物品,也看到了很多关于雷锋同志的感人事迹,同时也更深得了解了关于雷锋的生平故事。我们了解到,雷锋7岁就成了孤儿,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高小毕业后,在乡人民政府当通讯员和公务员,被评为模范工作者。196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工程兵运输连。1960年11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升任班长。他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想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做好事,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人民”,“做一颗螺丝钉”,雷锋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雷锋精神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时间过得很快,下午3点,在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后,我们合影留念,然后离开了雷锋纪念馆,收获颇丰。
附:党支部宣传部成员、1025班生活委员张千之同学自发写的感悟一篇:
雷锋论
辛卯二月十五(农历),即传为巨月之日,余随队谒杭州雷锋纪念馆,有感于此,遂抒怀而记之。
雷锋毕生,二十有二载也。其生之渺小,其行事亦轻微。或于军帐之中,或于车座之上,其心之细,其情之真,舍己利人,不为今生获利,亦不为后世流芳,只愿其心之所至,其情之所动,亦能乐己之心,为人以便。随其英年早逝,其之所为亦不能变时局之风云,改后世之进程,但亦名垂千古,只因动众人之心,且有照片之记录,日记之为证也。若雷锋不喜日记,时无相片之影,雷锋之名安能存于世人之心耶?
于是余有言曰:惶惶一生,若离弦之箭,其之止,或于百年之后,或于一步之间。人之存于世,凡百姓与伟人届有其目的,或获利于生前,或流芳于后世,凡此总总,皆为人之所存之目的,但如雷锋,其之目的不为生前获利,亦不为死后留名,只为他人之心,他人之便。其之心,存于世者几何耶?流芳于后世者又几何耶?人之所为助,或出于本性之善,或出于赎罪之源。但今之为助,尚有碰瓷一说,助其有道,反其不为人解,而倒贴人以利,若雷锋之存于今世,可敢助人乎?此为今世之惑,所以余之深思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