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未来管理走向何方――记十九党支部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学习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3-22浏览次数:436

两会的大幕刚刚闭上,人们对国家时事的讨论热情仍然高涨,而我们第十九党支部紧握着时代的脉搏,对党和国家新的理论知识及时地进行了系统的学习。2011318日晚915分,求是学院蓝田学园第十九党支部在蓝六党员之家开展了第一次集体理论学习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胡锦涛主席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讲话内容。支部副书记张明杨主持会议。

首先,理论学习第一小组的隋冰彦同学向大家介绍了这次讲话的背景,分析了在目前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指出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要面临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八个问题和八个强调”。改革开放30年,也正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实施的第30年,如何在“中国特色”这一背景下发展出“中国特色”的市场管理模式成为重中之重。

接着,董炜同学对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十分具体的阐述。他先是就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公正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引用了大量例子向党员们解释了看待社会公正问题需找准“社会”和“人”这两个视角以及解决社会公正问题需突出“认识到位”、“举措得力”和“形成合力”三个重点。在向与会成员阐释了社会公正问题的基本理论后,他又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当今中国不公平现象进行了批判,并对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引起了在场党员们的热议。

随后,熊松波同学通过叙述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引出了折射出“纠结”的社会“表情”的“四个维度”:“宁信访不信法”、“公权强私权弱”、“个体诱发群体”和“网下冒烟网上燃烧”,并进一步阐述了“纠结”的社会“表情”后所存在的四个“不适应症”:“守法不适应症”、“限权不适应症”、“化小不适应症”以及“监督不适应症”。熊松波总结了大量时事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形象的说明,条理十分清晰,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趣而生动。之后,他还跟与会党员们一起探寻了社会管理的良方。

最后,副书记就同志们讨论的要点进行总结和概括,肯定了理论学习第一小组同学的辛勤努力并鼓励所有党员同志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更细致的学习。

                                             供稿人:李曼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