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EP专题】同一片蓝天,别样地翱翔——记丹青学园第二期NSEP“基础教育竞争的马太效应及教育均等化研究” 项目组四川乐至县学校调研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3-22浏览次数:359

阳光还未起的时候,他已经起身,在寂静的山林里,一束摇摆的灯光指引着上学的崎岖山路,在冬季六点黑暗的早晨,他的手电光是这条路上唯一的光亮。或许你认为这是多年前哪部电影里面大山深处孩子的求学经历,但是此时此地却是2011年四川一个普通乡村和一个普通孩子的求学之路,他来自四川乐至县南塔小学,他每天六点不到早起去上学,我们跟随他了解到了这所普通的农村小学,了解到其中那些祖国花朵的故事。
这是西部四川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校园的围墙内,总共包括三幢房子。其中最破旧的一幢便是教学楼,这幢三层的教学楼集中了附近五六个村的中小学生,当然很多孩子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大多数依然留在这所学校。
2011年1月,项目组成员来到了这所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南塔小学位于乐至县城东郊,在城市化扩张过程中它已经被纳入城市建设的范围,在学校周围是未完工的建筑工地,在火热的城市建设的背后却是这所农村学校面临着的更大的挑战。在与学校教师和校长的交谈中,我们得知,这所学校原本只承担邻近两个村的教学任务,然而由于村小的取消合并,使这所学校现在必须承担附近五六个村的教学任务。而同时由于接近县城,它还面临着与县城中的乐至外国语学校和乐至实验中学两所县城最好初中的竞争,本身的劣势造就了差距的不断拉大,校长告诉我们以前每年还有十个人左右进入乐至中学,现在这个数字变为了四五个,而从这里毕业的小学生很多也直接去了县城中学,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是纷纷外调,教学状况的下滑让校长不无担心。利用三天的时间,我们还采访了南塔小学的几位老师和学生,选择了03年毕业的一个班级作为个案样本。
在对南塔小学进行实地走访的过程期间,项目组成员同时实地走访了乐至县城的几所学校,包括乐至县希望小学,城东小学和乐至中学以及乐至外国语学校。希望小学和城东小学都是乐至县城的一流小学,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分别采访了这两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同时观摩了教师们的上课流程,与南塔小学相比,差距是明显的,而从对老师和同学的采访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些年不断有来自农村的孩子来到这两所学校读书,因为乡镇的小学教学质量在这几年每况愈下,而在这两所学校里我们也采访到了从南塔小学调到这里来的老师,她告诉我们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希望外调到城里的学校,不仅因为城里的待遇更好,还因为城里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她指出一般只有没有经验才毕业的师范学生回到基层从事教育工作,一旦有了经验和必要的关系都会外调,她自己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样的表述我们在乐至外国语学校的实地调研中也同样听到,这里有从南塔小学初中部调过来的三四位老师,他们都是南塔的教育精英,他们也都选择了来到这所县里最好的初中,在这所学校里面,我们看到与南塔小学完全不同强度的教学过程,这里的教学强度是南塔小学的好几倍,当然它的升学率也是南塔小学无法比的,每年它的学生升入乐至中学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这所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建的私立校中校,这样的学校实际上政府是不认可的,但是却在我们国家不无少见,乐至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自各个乡镇,都是乡镇的优秀生,在与乡镇中学的竞争中它处于绝对的优势,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
2011年2月,我们完成了实际调研的最后一站,绵阳东辰中学,这所绵阳的私立中学在它建立的十年间它成了绵阳市乃至是四川省一流的高中。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很多都来自外地,通过从外地挖走尖子生和优秀老师来强大自己。随着名声和实力不断的增强,它与其他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挖走其他市县的尖子生和老师的做法是绵阳和成都两地很多高中采取的手段,这样的手段直接导致了四川地区其他市县的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已经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而东辰中学每年考入清华北大就有十几人,与我们同期走访的乐至中学相比,差距已经很大,乐至中学的教师表达了他们对这样的恶性竞争的担忧。
2011年我们完成了样本的实地走访,而那些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他们还有跟多的路要走,他们在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面对的却是“别样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