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吴谦生,湖南省株洲县堂市乡城背村磨山组人,1930年出生,1952年自愿赴朝鲜上甘岭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一个月,表现优越,其所在的四十一军三六五团二营炮兵连也被评为“英雄连”,1953年又志愿赴福建东山参加反蒋(阻击蒋介石)战役。
【采访时间】2011年1月30日(调研人员:王雪姣、章侃、诸波尔)
当我来到老人住处出示了我的介绍函与学生证后,老人对于我的来访显得很是高兴与尊敬,许是久埋藏于他内心深处的那段岁月终于有人真切地与他分享品味,老人自始至终都非常配合,采访激情有序地开始了。
激情万分,忆昔峥嵘岁月
“为什么选择志愿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因为这是祖国的需要。”
回忆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那一个月的生死战争,老人很是谦虚,对于自己所做的功勋与贡献,一再简单的说“我只是一排的一名普通战士,我只知道服从命令,参加战斗,但我们连的每一个人在面对敌人时都是奋勇相拼,毫无惧意”,愈到后来,老人描述那时他们使用简单的机枪、手榴弹、山炮对敌的硝烟弥漫的战场,愈加激动,配合着手势,老人双眼迸发出亮光,好似重回当年那个血性青年,在战场上厮杀……
1953年7月,蒋介石率兵在福建登陆,夸下要在一星期攻至广州,两星期内攻下汉口等嚣张言语。这时,当值青年的吴谦生战士再次志愿参战,老人说起这场战争时情绪再次高昂,他说:“我们十三排当时在指导员的正确指挥下,连续七次成功打退敌人进攻,最后一次,危急关头时,指导员将手榴弹藏至腰后,诱敌至近后,与之同归于尽”(说到这个动人的故事,老人禁不住站起来自己模仿指导员牺牲前的光辉形象……)
此后,老人还参加了“三反五反”运动与自卫还击战役,战争岁月过后,老人转业回乡。
祖国在逐渐壮大,繁荣
当我称赞“吴老先生,你们这群保家卫国的老同志,对新中国的建立于发展可谓功不可没!党和国家会永远记住你们。”时,老人摆摆手,说他肚里虽没多少墨水,但“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只要祖国哪里有需要,我就应该奔赴哪里。
老人由于青年时的参战错过了一段良缘,此后便一直孤独至今,可谓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从志愿参战,到参加大生产运动,感受改革开放的春风,再至看到农村今日的焕然一新的新气象,老人可谓深刻参与了中国的雄起、发展,见证了祖国的繁荣。
据悉,老人作为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如今每年可获得5000元的退役兵费用,另外国家经济能力提升了,对于吴老这样的孤老年五保户,今年开始会增加1600元的补贴金。除此之外,老人说,在我来访的前一天,乡政府有领导过来慰问,并给予了慰问金1000元让老人过个好年。
这些待遇,说明了祖国正愈加繁荣壮大,老人说,这也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寄希望于青年学生,愿祖国发展的更加美好!
老人说,国家的主要发展力量在于青年,希望我们当代青年尤其是文化青年(大学生)能够承担其祖国和民族赋予的重任,肩负起复兴中华的使命,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当中,以国为大家,为祖国的发展的而努力奋斗!同时,中国也能持续又快又好的发展,在国际的地位与影响力能不断提升加强。但是,老人特别提及当今共产党的腐败问题要从根抓起,从严打击,青年要坚定树立廉洁从政的观念,这样,祖国才能稳定扎实地发展。
【采访札记】
在采访拍摄下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独自居住的还是泥砖砌成的老土屋,家居用品一眼便可望尽,个人装扮也极为朴素,通过对邻居的采访,我得知,老人尽管孤身一人,生活贫困,但是一直以来却多次将自己的钱捐献于修建村里,修路搭桥,资助某些贫穷儿童上学,其口碑之好在远近都是闻名的。
这样的艰苦条件,这样为了自己的祖国奉献一生,孤苦一生。整个采访过程中,除了情动时站起来那次,老人整个过程都是正襟端坐,体现着一代军人的风骨,而从其矍铄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坚毅与刚强,对于自己所选道路的坚定与不后悔。
也许在别人眼里,老人只是一名小小的底层的士兵,并未像某些牺牲者英勇献身,也未在战争中留下残疾或者什么,但在我看来,战争的胜利就是由他们无数这样在基层战斗着的人打出来的,国家的建立发展,也离不开他们这群留守在家乡,为家乡发展默默贡献的人。老人有着那颗“有国才有家、奔赴到国家需要我的地方”坚定信念的心,并坚守自己的理想,一直付诸于行动,为社会默默地无私奉献着,这就是伟大!这就是英雄!
老人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谦虚为人,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等。但更多的,我要像老人学习,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坚定信念,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祖国的发展需要相联系,一旦坚定信念,便要执守下去,不管遇到再大的苦难或是险阻,都要毫不动摇,将信念化作一股巨大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付诸行动,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