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蓝田学园赴北京海淀区暑期实践团”20日深入唐家岭进行实地考察。
在与“蚁族”近些日的接触中,我们对其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从生活环境到心理状态,从日常娱乐到工作追求,我们看到了很多,也听他们讲述了很多。他们确充满活力,怀揣理想,富有挑战意识,他们确也在社会的磨砺下学会平和与放弃;他们是依靠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他们确又得益于社会由社会塑造被社会改变……他们多方多面、多姿多点,他们以自己社会的阅历给了仍在校学习的我们很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中国新闻周刊》中提到的"聚居村"——唐家岭——《蚁族》一书的主打背景,“蚁族”问题的代表区域,我们对其总怀着一份好奇。于是“浙江大学蓝田学园赴北京海淀区暑期实践团”一行12人于20日清晨出发唐家岭,进行实地考察,一探究竟。
唐家岭是海淀区最靠边的一个村子,从这里看不出任何京都的气息,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由于环城带地区交通便捷,生活成本低廉,可开发利用的土地相对较多,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就业、创业机会亦相对较多,加之这个地区大量合法和违法建设的出租房屋,使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此落脚成为可能,因而形成聚居。
但是伴随“蚁族”问题给社会带来的越发深重的影响,他们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加之北京城市拆迁规划的多重作用,唐家岭现正面临拆迁改造的局面。
“请问这里的房子是出租还是居民楼?”
“都有,但是租的房子大部分都收回了。”
“那现在这里都住着些什么人啊?”
“没什么人了,大部分都搬走了,剩下的以后也陆续要走了。”
坐在路边的老大爷如此告诉我们,确实映入我们眼底的是大红的“拆”字与废弃瓦砾。想象不出曾经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聚居村”是什么样子,即使没有拆迁,生活环境会比现在好很多吗?“聚居村”中的喜怒哀乐辛酸苦辣我们已不能得知,我们自然更加无法体会。路边时而走过比我们稍长的人,他们,是“蚁族”吗?
“浙江大学蓝田学园赴北京海淀区暑期实践团”资料数据统计全面展开。
在经过为期4天的调查工作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复杂繁琐的数据统计工作。面对这样一个需要足够的耐心的工作,我们的热情依旧不减。从设计数据统计表到统计方法的最终确定,无一不是我们为争取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而经过细细讨论的结果。当然,看似简单的统计工作,在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有过由于意外情况而导致统计数据部分缺失的情况,但是这并没有使我们的积极性损失分毫,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继续进行未完的工作。
一份份的问卷,不仅凝聚着我们先前辛苦工作的汗水,更是后期进行结果分析的重要依据。而透过这样一份份的问卷,我们所感受到的,有他们的失意与无奈,有他们的梦想去期望,有他们的悔恨与警示。
前人实践,后人借鉴,所失所得,融入我们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