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丹青学园志愿者一行二十人前往位于古老京杭大运河沿岸的运河工业三馆,开展志愿者活动。踏过石板路,走过木房群,在古色古香中志愿者们来到了这一2009年新落成并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群落。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指引下,志愿者走进会议室,接受讲解培训。来自杭城不同大学,身着不同志愿服的同学们齐坐一堂,在讲解员详尽的讲解中走进刀、剪、剑的悠久历史。由石器时期起步,跨过春秋汉唐,迈过宋元明清,志愿者们看到了博物馆在现代装潢掩映下的厚重文化积淀和收藏。
了解博物馆的基本构造和志愿者讲解大纲之后,志愿者随讲解员实地“演练”,细致地参观刀、剪、剑三大展厅。为什么越王勾践剑是双色且硬而不脆?如指甲般大小的剪刀又会有什么用途?武侠中 “刀光剑影” 的兵器有什么现实依据?一串串的问题都在展框、视频动画和情景模拟中得到答案。尤其是剑展厅的击剑互动游戏,使参与者与模拟人像展开剑术比拼,吸引了不少目光。志愿者在讲解员身旁认真听讲,并一一做了记录。
一位女生告诉记者,身为外地人,提起杭州想起的都是西湖、灵隐寺等名胜景点,尽管知道这里文化氛围浓厚,可真要参观起来,还真有点茫然无从。在她看来,以往参观博物馆只是看看,多半是以一种游玩或者是求知的心态参与其中;而志愿活动中,参观成了讲解演习的前奏,过程中又多了一层,那就是考虑自己怎么讲解才能更吸引人,更能展示刀剪剑博物馆的特色。
据介绍,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与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一同,组成运河工业博物馆群。该博物馆群旨在发掘和保护传统的手工艺,同时兼顾展示和收藏。更寄望于把博物馆打造成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平民化国家级博物馆,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的杭州风貌。
据悉,丹青学园“走进传统文化博物馆”系列活动已举办多次,并将在夏学期陆续开展,让更多的浙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近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