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小雨并没有阻碍同学们投身环保的热情。下午1点,工科试验0807团支部组织了志愿服务活动。路线为玉泉—西湖,主要内容为捡拾沿途垃圾和发放环保宣传单。
同学们准时在校门口集合,乘车前往玉泉校区。天公作美,到达玉泉校区时,雨已经停了下来。同学们在玉泉到西湖一路上都在睁大眼睛寻找着地面的垃圾,不过却很少能找到。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轻松。
临近西湖,垃圾也逐渐多了起来,小的有废纸、桃核,大的也不过塑料瓶,不过在风景秀美的西湖景区十分扎眼。每个人手中的垃圾袋都逐渐满了起来。大家都没有怕脏怕累,几个同学还打了赌比谁捡得多。这个活动引起了一些游人的注意,虽然我们捡的垃圾相对于每天环卫部门清理的只是九牛一毛,但如果通过这次活动的示范性能让一些游客不随地乱扔垃圾,减轻环卫部门的工作量,帮助维护西湖景区的美观,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除了捡拾垃圾,这次活动的另一项主要的任务就是发放环保宣传单。宣传单的内容是关于平时常见的废弃物如纸、果屑、塑料等的垃圾分类知识。在开始发放时,由于同学们都没有经验,每发一张都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有时还被当作散发商业广告而被拒绝。不过后来吸取经验后,我们都加上了“浙江大学请您支持环保”的话,于是游人们都欣然接受,而且都认真阅读。虽然这次发放的传单数量有限,但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为环保作出了贡献,大家心理还是很高兴的。
同学们参加了此次活动后,都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孔列江:这次活动最大的感想就是西湖边上其实挺干净的,能见到的基本上都是很细小的垃圾,比如卫生纸、烟头,这些东西用过后比较容易随便乱丢,容易被人忽视。所以,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有待加强的。
朱疆成:我想我们所做的虽然都是很微小的事,但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点点的示范作用来引起一点点人的重视。这样,只要有了这个开始,相信以后还是会有更多更好的积极效果的。
乔昕元:我们班这次大概有20个同学,走了5、6公里,其实要说捡了多少垃圾,发了多少张传单,直接产生的环保效益并没有多少。但是我们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每人手里拿着垃圾袋,看到烟头、纸屑,都俯身捡起,这作为一个集体行为,应该可以唤起路人心中沉睡已久的一点环保意识;我们手里拿着厚厚一叠传单,在西湖边积极地散发,应该能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感受到浙大青年的一些热忱。也许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但经过亲身的实践,毕竟和以往光把环保挂在嘴边有所不同,这便是我此次的收获吧。